官方媒体确认“五毛党”存在

By 阿囧 互联网环球日报媒体官方五毛五毛党 1条评论

中国互联网上有“五毛党”一说,这种说法早已有之。最近,中国媒体报导进一步证明了“五毛党”的存在,也引起了一些辩论。

*官方媒体确认“五毛党”存在*

《环球时报》2月8日报导:“近日甘肃省宣布组建一支650人的网评员队伍,针对网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发帖跟帖,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他们被网民谑称为‘五毛党’,指的是那些为政府说话的人,发一个帖得五毛钱。”

报导说:“各省宣传部开始正式聘用网评员,此举一时间被视为一项政绩工程,被大力宣传。”“28岁的网评员小宋在湖南省某县级纪委任职,......小宋说全县有100多名通讯员,都在业余时间写稿,而这个县有不到100万人口。这群人大多是公职人员,而在论坛里,他们是普通网民。他们想尽各种方法拥护政府发布的各项政策方针......。而他们的监督者会布置任务,发布详细的说明。”“天涯论坛有3000万注册用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编辑说:‘四川地震和新疆暴乱发生时,网评员会迅速行动,能看得出来,很多帖子是他们发的。’”

中国著名作家韩寒1月21日的一篇博文说:“据甘肃省新闻网报导,甘肃将要组建一支650人的网络评论员队伍,正确引导舆论。......网络评论员也叫五毛党,乃是地下党。你把成立一支地下党的消息以及名单直接公布了,乃是大忌。......这个新闻直接透露了政府一直不愿意承认的一个事实,那就是五毛党的存在。如果一个人想要获得赞美和拥护必须要靠花钱收买别人的嘴才可以,那说明这个人肯定够丑的。这条新闻直接摧毁了上级部门努力营造的假象。”

*对“五毛党”讨伐声高*

韩寒在2月8日的博文中说:“五毛党还是很好认的,因为出卖灵魂的人,尤其是廉价出卖灵魂的人,他们的言语是没有根基的,他们的高潮是没有前戏的。”

美国之音2月14日的报导说:“中国自由作家昝爱宗说:‘......他们聘请了网评员,就是五毛党,各个地方的新闻办的官员和一些媒体的记者,他们都匿名作网评员还操控舆论,或者是引导舆论,就是想把互联网变成人民日报、新华社一样听话。’”

《八小时以外》杂志2月号的一篇文章说:“他们是一个特殊的团体,......他们的宗旨是偷偷地进去,放枪的不要......。眼下人们叫他们‘五毛党’,......称之为舆论掮客更为合适。总之,网络的讨论区里哪里有涉及利益的争论话题,哪里就有他们的影子。......他们就像一只只章鱼,把你的小脑袋瓜牢牢地吸住,拖上他们预想的轨道。”

*西方媒体推波助澜了吗?*

张胜军指责说:“‘五毛党’一词到底是谁编出来的,笔者不得而知。但这个词的流行,西方媒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西方很多媒体都使用过这个词......。”

《时代》周刊2月6日的报导说:“五毛党,据说是在网上贴倾向政府的评论可以得到五毛钱的成千上万的年轻人。”

 


*中国制造 终成笑柄*

实际上,“五毛党”这个词是百分之百的“中国制造”。《环球时报》2月8日的报导说:“一份官方文件透露,2004年10月开始,长沙市委外宣办选聘网评员,底薪600元,按发贴量加薪,每发一帖,键入‘网络评论员管理系统’进行统计,每帖五角钱。很多人认为‘五毛’由此而来。”

《八小时以外》杂志2月号的文章说:“这些被称作五毛党的人,最早出现于南京大学的小百合BBS,源于网络评论员队伍,当时网络评论员每月底薪600元。网评员主要职责是密切监控网络舆情,提供舆情信息,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宣传策划、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由于网评员实行计件工资制,按发帖量加薪,每发一帖,键入‘网络评论员管理系统’进行统计,一帖五毛钱。五毛党由此得名。”

《环球时报》2月8日的报导说:“北京大学互联网专家胡泳接受《环球时报》英文版采访时表示,......‘五毛党’成不了气候,只会成为笑柄,‘他们会在某时某地起到混淆视听的作用,但从长远来讲,并没有杀伤力,反而让大家提高警惕,注意去识别什么叫做“五毛党”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