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像Gaga的声音”:谁在传播Gaga?

By 娃娃囧 Gaga声音传播 0条评论


女神卡卡(Lady GaGa)与性感女神碧昂丝(Beyonce)携手合作的新歌《Telephone》

[/align]
 

  几年前,准确说在成为Lady-Gaga之前,她还是毕业于曼哈顿圣心女中的10来岁的小姑娘斯蒂芬尼-吉玛洛塔,是一位弹钢琴的词曲创作者,她在纽约的电音界做幕后工作。而现在她成了一枚最富煽动性的全球化符号,成为高潮迭起的存在方式的象征。

  还没有人能说清楚这位美国流行文化新代言人,是如何促成了疯狂的病毒式传播。尽管复制Gaga在互联网上以形形色色的方式大举扩散,充满了轻挑和戏噱,但这位lady Gaga的真材实料显然也不容置疑。

  当迈克尔-杰克逊的去世让我们意识到如今能够超越狭隘音乐类型的新星已经少之又少的时候,Gaga崛起便有了最原始的动力,当然,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经济衰退的漫长岁月里,全球除了需要苏珊大妈式的慰籍,还需要什么样的娱乐?

  在歌曲《糟糕的罗曼史》中,Gaga唱道,“我想要你的丑陋,我想要你的疾病。”她亲热地将自己的歌迷称为“怪物”。在台上,Gaga的假伤口血流不止。这些黑色戏剧化的表现手段并没有妨碍她通过借鉴麦当娜的成功秘笈,包括跳跃的舞曲节奏、多变的形像和假意痴迷名人的态度而成为主流电台的宠儿。

  Swift代表着可爱,但友好的邻家女孩形象,而Gaga的致命传播力除了她的声音,还在于表现在这个环境下似乎不太适应的“胡作非为”。这样的角色定位让她直接融入了异类的亚文化团体之中,包括青少年,挑剔的嬉皮士和同性恋者,她向这些人频繁地传递喧嚣的呐喊。尽管Gaga赤裸的身体和公开宣布雌雄同体会让一些人皱眉,但她本身并不令人厌恶。它让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之间失去了界限。

  我们在Gaga乱蓬蓬的假发之下能看到未来占据主导的流行方式和文化流行内容,还可以看到一个有关如何在时下的音乐行业取得成功的案例。

  23岁的Gaga聪明地运用了新的数字平台,而同时仍借助着一家大唱片公司的影响力──DIY文化的众多支持者认为这种做法已经过时。她是一种新型唱片合约的产品,这种合约已经不仅仅涵盖唱片销售,而是从巡演到商品, 甚至是包括造型合约在内的各项事务。尽管Gaga自己创作歌曲,但她对于视觉上的舞台效果、流行时尚和全球号召力也投入了和对音乐一样多的精力。

  Gaga惊人的数字唱片销量──几乎全部来自于iTunes下载──只说明了事实的一部分。实际上,Gaga的大部分听众都免费、而且合法地获得了她的音乐。调查公司BigChampagne表示,人们收听的是YouTube和其他网络服务商提供的免费流──数量以上亿计。

  Gaga在MySpace上的音乐播放量达到了3.215亿次。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尽管歌手苏珊大妈在2009年的专辑销量排行榜上位居第二,但她在MySpace上仅得到了13.3万次播放。Gaga和这位在英国选秀节目中脱颍而出的苏格兰大妈有一个不同点(她们之间还存在着许多不同点):苏珊大妈的歌曲,包括那首《奇异恩典》在内,都属于传统范畴──而购买她专辑的大部分人也比较传统。她的专辑有大约97%都以CD形式销售。

  “这也告诉了我们辈分的分水岭是多么鲜明,”BigChampange的创始人如是说。当谈到那些因她惊人的销量而变得异常卑微的自由媒介时,Gaga并不是一无所得地付出。举例来说,一般而言,音乐家的作品每在雅虎上传播一次他们就会获得相应份额的报酬。当大多数的艺人忠于能获得高利润的CD载体时,扎根于网络的音乐销售模式会暴露商品的股息和粉丝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