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骗了我们20年的谎言

By 阿囧 揭穿谎言20年小学课本常识原话 2条评论

  1、小时候看课本说月球上能看到长城
——事实上如同人从50米外的距离看一根头发丝……
  
  2、几个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
  牛顿同学和苹果的故事
  —— 关于牛顿和他的苹果是伏尔泰编的,据说他是听牛顿的侄女说的,当然牛顿的所有手稿里没提到那只苹果。
  达芬奇小朋友和鸡蛋的故事
  ——达芬奇和爱因斯坦可爱的童年生活作者不明,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达芬奇成为韦罗基奥的时候已经13、14岁而且有一定绘画功底了。
  爱因斯坦同学和小凳子的故事
  ——然后爱因斯坦小时候成绩还行,就是有点偏科,干嘛非说人家小时候傻呢……
  华盛顿和樱桃树的故事
  ——华盛顿和他老爸的樱桃树是某米国出版商制造出来的儿童文学……
  
  3、瓦特看见水壶烧开产生灵感发明蒸汽机
  ——蒸汽机在瓦特出生前有,他只不过改良了而已……
  
  4、菠菜富豪含铁元素
  ——菠菜铁元素确实比其他蔬菜高那么一点点,关键是当初科学家点错小数点,所以才有了大力水手的动画片。
  
  5、兔子应该吃胡萝卜
  ——养过兔子都知道,很少有兔子吃。
  
  6、鱼翅燕窝营养丰富
  ——居然真的会有人相信鲨鱼鳍和鸟口水有什么营养价值……燕窝除了鸟口水之外,MS还有半消化状态的鱼虾,实际营养不如粉条和木耳!
  
  7、怀孕不能养猫,有弓型虫
  ——只要去宠物医院做次排虫测试就成,医生为图省事说的,不只是猫、猪牛羊等触类都能感染弓型虫。而且比例上来讲比猫不知道高多少……而且猫一生也只感染一次弓型虫。绝大多数感染过弓型虫的人一辈子都没养过猫。
  
  8、锂电池前三次充电要满12小时
  ——以前的电池是需要充分充电,用来激活,现在都是锂电池了,是不需要这样做的。
  
  9、电视电影里常见的,某B社会“专家”拿根手指蘸掉白色粉末尝尝就知道是viper
  ——如果真这样做……那是找死,纯度越高死的越快。
  
  10、天才就是99%的汗水+1%的灵感
  ——原话是“天才就是99%的汗水+1%的灵感,但这1%的灵感远远比99%的汗水重要”。
  
  11、老师常用‘吾生有崖,而知无崖’教育我们要好好读书
  ——其实……原文是“吾生有崖,而知无崖,以有崖求无崖,殆哉矣”……完全相反。
  
  12、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吃消炎药可以治感冒
  ——晕了
  
  13、吃麦当劳、肯德基索要发票是爱国,去家乐福、沃尔玛索要发票他们就不能偷税了
  --------餐饮业纳的是营业税,而麦肯那种快餐业都是专用的税控机器。人家纳不纳税,纳多少,跟你要的那个发票是没任何联系的。要发票的唯一用处就是可以刮奖。
  
  14、1999年7月……KB大王从天降
  ——这个不用证明了吧……
  
  15。“这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是泰戈尔大师写的
  ——是张小娴女士的杰作。
  
  16、不存在一个掷骰子的上帝——爱因斯坦
  ——原句为‘上帝不掷骰子’这话主要针对量子理论……爱因斯坦毕竟是犹太人。“上帝不掷骰子”是爱因斯坦对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的评价。当时年轻的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理,即不可能同时准确测量一个粒子的动能和势能,对动能的测量会影响到势能,反之亦然。当时世界物理学界为之一片哗然,很多重量级的物理学家都反对这个理论,就连海森堡最崇拜的偶像爱因斯坦也反对。所以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爱因斯坦认为世界是可知的,是可以被描述的。年轻的海森堡承受了太大的压力,他甚至哭出声来。可是时间证明了真理,现在测不准原理已经成为量子物理的基本定律之一。
  
  17、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拿破仑
  ——原话是‘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它在沉睡着,谢谢上帝,让它睡下去吧!’
  
  19。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
  ——其实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就是民可,则使由之;不可,则使知之。
  人民能做的事,由他们去做;不能做的事,要让他们知道不能做的原因。古代没标点害人啊……
  
  20、周总理去世,联合国降半旗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虽然大多数国人都很想相信,但这确实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21、小时侯老师说过美国西点军校挂雷锋的头像.有雷锋手册什么的.每天向雷锋学习.老师都以这个事情向我们宣传叔叔多么的有名
  ……哭,人家根本没有!纯粹是国内愤青的意淫。猫扑的朋友想下,美国人可能信奉“学习雷锋好榜样”么?
  
  22、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原句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其实写的是战士之间的约定,说要一起死。后面的两句是说现在和我约定的人都走了,我可怎么活啊,现在成夫妻关系的了。混乱……
  
  24、梁山伯与祝英台
  ——文学创作果然是神奇的……梁山伯其实是明朝的清官……,祝英台南北朝魏国的女侠……两朝代相差700多年,只是被埋的近而已……还有种说法是,埋梁的时候那地里挖到祝的碑,就埋一起,冥婚??
  
  25、陈世美抛妻弃子,武大郎的身高,杨门女将,杨家将
  ——杨业就一个儿子,杨延昭,也就是俗称的杨六郎。所谓杨家七个儿子是假的。陈世美的朝代比包公早很多,是个非常好的清官,得罪了权贵被传成了一个##遭后世唾骂。(可怜的人)
  
  26、周瑜被诸葛亮气得吐血,空城计
  ——三国演义里周瑜被诸葛亮气得吐血而死是罗贯中胡扯的,原因在于罗屡试不第并迁怒于某周瑜的后人,故在书里意淫泄愤。事实上现在周瑜的族人还有族谱,证实此说纯粹造谣。
  诸葛亮根本没做这回事,但是据说曹操曾有类似演出,引易中天一句话,难道司马懿那么蠢不会叫个弓箭手把诸葛亮射下来吗?
  
  27、李时珍画像(一慈眉善目老爷爷)
  ——其实是现代画家根据李时珍遗物意淫的,据考证李时珍相貌凶恶满脸络腮胡身材魁梧大概和张飞李逵差不多形象……
  
  28,以德抱怨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 宪问》
  以德抱怨,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了,人们通常理解的“以德抱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孔老夫子教我们,别人欺负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吞,别人来欺负你,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
  但事实上,我们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我当初,也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孔子这句“以德抱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子曰:“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完以后,幡然醒悟,原来我们都被某个断章取义的孔子FANS给玩了一把!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孔子的一个******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抱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拿起板砖飞他!看!就因为被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话,刚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现在这个温婉的受气包形象。
  
  29,无毒不丈夫
  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民间谚语联对
  原来,这句来自民间的谚语本来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句子,里边充分运用了对仗。显示出了一份阳刚有力的气魄,一个胸怀坦荡的男人形象就跃然于纸上,可惜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这一句话,到了**上那些所谓的学高八斗的“君子”嘴里就变了个味。为什么呢?这要从古时候文人的习性说起,在这副对联式的谚语里,“度”为仄声字,犯了孤平,念着别扭,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那些对音律美感要求甚高的学者们某天吃饱了没事儿干,便发挥他们的专长自做主张,把这句改为“无毒不丈夫”了
  
  30,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原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
  孔子当初是在什么一种环境下说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的?当代全国教育劳模孔老先生受卫国国君的邀请,来到了卫国参观学习休养,但在这期间,孔老先生突然发现自己被涮了,人家根本是拿他的身份来炫耀自己抬高自己而已,并不是真正支持他来这教化卫国民众的,尤其是那个卫灵公的老婆,为了抬高自己的身望,公开炫耀,贬低了孔子,孔老先生那个郁闷啊,你卫灵公到底是喜欢德才多些,还是喜欢女色多些?在你心里我和你老婆哪个重要?干醋自己吃完,依然没人鸟他,孔子怒了,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丢!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GO,GO,GO!”收拾行李就离开了卫国,离开之后,心情平复了,想起卫国公老婆那种仗着得宠,骄横跋扈乱政扰民的烂事儿,就发了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31,相濡以沫
  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说起这句话,其实大有来头,我想大家都听过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吧?江湖,这个“江湖”是从哪儿出来的呢?很多人以为最初是古龙小说里的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不然,江湖这个词最早的出处,便是在庄子说“相濡以沫”的这句话中。在《大宗师》篇中,庄子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他说的是有一天,一眼泉水干了,两条小鱼被困在了一个小水洼,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彼此从嘴中吐出泡泡,用自己的湿气来湿润对方的身体,互相扶持,互相依赖。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大家找到一条水路,开开心心地回到广阔的江河湖海,回到各自的天地,彼此相忘,自由自在。
  
  3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原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